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栓子所致急性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其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20只。粉碎胆固醇晶体,制备胆固醇栓子。取大鼠自体动脉血,凝固烘干后,制成血栓栓子。栓子直径为60~100μm。采用改进的微栓子栓塞法(少量多次注射栓子代替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制作大鼠急性缺血模型,以Longa行为学评分1~4分为造模成功,共105只大鼠造模成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只大鼠分为胆固醇栓子组(n=35)、血栓栓子组(n=35)和假手术组(n=35)。分别在缺血模型建立成功后6、24 h,对胆固醇栓子组、血栓栓子组各8只大鼠进行Longa行为学评分、水肿率、梗死面积的比较;分别取3组各8只大鼠缺血脑皮质区组织进行伊文思蓝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估血-脑屏障损伤,观察脑皮质区组织缺血的变化。缺血模型建立成功后24 h,分别对胆固醇栓子组、血栓栓子组各3只大鼠使用串联质谱标记技术及查库鉴定法,检测脑缺血区蛋白表达差异,两组大鼠蛋白表达量变化倍数>1.2或<0.83(且P <0.05)的蛋白质被认为是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1)假手术组大鼠Logna评分、水肿率及梗死面积结果均为0。大鼠脑缺血模型建立后6、24 h,与血栓栓子组相比,胆固醇栓子组大鼠缺血面积均较小[术后6 h:(9.7±2.3)%比(21.1±7.6)%,t=-4.080;术后24 h:(19.4±3.7)%比(24.8±4.2)%,t=-2.741;均P <0.05],而Longa行为学评分及水肿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假手术组、胆固醇栓子组、血栓栓子组大鼠模型建立后6 h伊文思蓝浓度分别为(1.26±0.07)、(1.47±0.14)、(1.53±0.15)μg/g,建立后24 h伊文思蓝浓度分别为(1.25±0.05)、(1.56±0.20)、(1.59±0.20)μg/g,伊文思蓝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26、10.026,均P <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胆固醇栓子组和血栓栓子组脑皮质组织伊文思蓝浓度均增加(均P <0.05);而与胆固醇栓子组比较,血栓栓子组脑皮质组织伊文思蓝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蛋白质谱结果显示,共鉴定得到符合本实验表达倍数标准的差异表达蛋白15种。相较于血栓栓子组,胆固醇栓子组中存在12种表达上调蛋白(如玻连蛋白等)和3种表达下调蛋白(如小凹蛋白等)。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集中于磷脂代谢过程,并发挥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的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凝血与补体途径是差异表达蛋白的主要集中通路。结论缺血大鼠模型中,胆固醇栓子组比血栓栓子组缺血面积小,并且二者存在较大的蛋白表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