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朱建波; 史季桐; 邱鄂; 李彬*
来源:眼科, 2023, 32(01): 39-44.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3.01.007

摘要

目的 分析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的预后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颅-眶沟通脑膜瘤56例(男27例,女29例)。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与病理特征,以及肿瘤进展及出现进展的时间。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进展与各观察指标的相关性。主要指标临床表现;MRI特征(包括T1WI及T2WI信号改变、强化程度及强化均匀度、侵犯范围);CT骨窗显示邻近骨质改变情况;治疗方案;病理组织学分级;Ki-67指数;肿瘤进展及进展时间。结果 存在眼球突出35例(62.5%),视力下降23例(41.1%)。最常见的受侵部位为眶尖(82.1%,46/56)。89.3%(50/56)的病例在MRI-T1WI表现为等信号;80.4%(45/56)在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呈明显强化(100%,56/56),16.1%(9/56)的病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CT骨窗显示骨质增生与吸收破坏同时存在。治疗方法 以不同程度的手术切除为主(98.2%,55/56),11例(19.6%)行术后辅助放疗。病理组织学分级WHO-Ⅰ级42例(75%),Ⅱ至Ⅲ级14例(25%)。38例行Ki-67检测,<5%32例(84.2%),≥5%6例(15.8%)。随访时间内出现肿瘤进展22例(39.3%),中位进展时间19个月(9,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物于MRI强化的均匀度、是否侵犯颅内脑实质、病理学分级、Ki-67指数是预测肿瘤进展有意义的指标。结论 眶尖受累是颅-眶沟通脑膜瘤最常见特征。肿瘤完整切除、MRI显示肿瘤强化均匀、未侵犯颅内脑实质、WHO-Ⅰ级、Ki-67指数<5%提示有较好的预后。(眼科,2023,32:39-44)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