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入教育现场考察学生的"经济生活",可以重新认识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生存。作为"经济人",学生所体验的独特而广泛的"经济生活",具有深刻的本体价值、学科增长价值和自我建构价值,推动我们把握学生的全面本质、推进经济教育。从经济关系考察进入教育场域中的"经济资本"审视,学生的"经济生活"呈现出客观的权力图式。"经济资本"的领导者确定不同资本类型的"兑换比率"、等级序列,获取"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逐步实现资本的累积、越界与延伸。以此建立起来的经济团体具有学习意义、知识生产意义、主体性意义,产生了迥异于学校教学的自我学习模式、民间知识生产、自我经济成长的教育方式。但是,资本数量差异形成的"区隔"造就了"资本弱者",使每一个人都成了资本的"片面拥有者"和"异化生活者",带来了"反学校"的倾向。学生"经济生活"构建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有可能使学校成为复制社会分化和固化的场所、瓦解学校的精神向度,降低学校的育人能力,产生损害人类共性价值的经济伦理,需要我们的干预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