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形态异常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陈凤英; 张颖; 田橄; 王品; **; 陈婷; 范大志; 刘正平; 张大伟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2, 41(08): 1497-1503.
DOI:10.13437/j.cnki.jcr.2022.08.034

摘要

目的 探讨胎盘形态异常的MRI表现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1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胎盘形态异常患者的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产前超声诊断相比较。结果 19例胎盘形态异常的患者中,副胎盘8例,MRI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附属胎盘小叶与主胎盘相连,脐带插入口位于主胎盘;双叶胎盘4例,表现为相连的两个胎盘小叶体积相近,脐带插入口位于两叶之间;轮状胎盘1例,表现为胎盘边缘呈环状的膜性带状结构,向羊膜面弯曲卷入;胎盘部分附着于宫腔粘连带3例,胎盘部分附着于子宫纵隔1例,均表现为宫腔内带状低信号分隔,其中子宫纵隔为一纵行分隔,顶端与宫底相连,分隔两侧宫腔内膜光滑且厚度多大于1 cm;而宫腔粘连带可发生于宫腔内任何位置,厚度不均且多小于1 cm,两端均与子宫肌壁相连;双子宫畸形左侧子宫单胎妊娠1例,表现为左侧妊娠子宫腔内胎盘部分覆盖于子宫纵行分隔上,右侧非妊娠子宫体积增大并出现明显蜕膜反应;胎盘间叶发育不良1例,表现为胎盘体积增大,病变胎盘内有弥漫分布的长T1、长T2囊性信号区。结论 MRI对于胎盘形态异常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能为产前超声补充更全面的诊断信息,特别是对于胎盘前置合并形态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