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规律和产毒情况,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菌株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接种不同初始菌液的马铃薯葡萄糖水(PD水),静置培养72 h,测定不同培养温度下的菌株和米酵菌酸浓度;接种同一浓度菌液的PD水,测定其不同培养方式下的米酵菌酸浓度。结果:静置培养后,低、中、高浓度菌液在4 ℃条件下72 h内未出现明显繁殖,但在26 ℃、36 ℃条件下培养出现明显繁殖,达到108 CFU·mL-1数量级后趋于平稳;4 ℃条件下的低、中、高浓度菌液和26 ℃的低、中浓度菌液培养物中均未检出米酵菌酸,26 ℃培养条件下的高浓度菌液培养物中检出的米酵菌酸浓度较低,为5.48~6.72 μg·kg-1。而36 ℃条件下的3个浓度菌液培养物中的米酵菌酸持续升高,但都低于400 μg·kg-1。接种了108 CFU·mL-1菌液的PD水采用静置、振荡培养后,米酵菌酸浓度振荡培养>静置培养。结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PD水中培养,其菌液浓度和米酵菌酸的产量与培养温度呈正相关,36 ℃和振荡方式培养有利于米酵菌酸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