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制作”是中西诗学语境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古希腊的“制作”与“诗”同源(■),因而诗人被视作“制作者”。由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现实来自对真理的模仿,故而柏拉图警惕诗歌制作对真理的远离;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经由制作而形成的诗歌,对人的心灵成长不可或缺。中国传统语境中也有基于“制作”的丰富思想资源和诗学讨论,但由于早期译介过程中,“制作”和“创作”概念的混淆,加上言说中西之异以确立自身主体性的需要,中国诗学中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物”之研究转向,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到中国诗学语境中的“制作”问题,指出“制作”的相关语汇、思维方式对传统诗学具有深刻影响。同时,由于“制作”关联到一种原初的生活方式,这一转向也回应了时代语境的深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