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内涵上包括独立的人格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公共活动的参与意识等方面。目前,"公共精神"教育在高校整体上取得明显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大学生独立人格异化,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社会参与意识减弱等问题。加强高校德育中的公共精神教育,需要发扬传统文化,塑造独立人格意识;宣扬现代政治理念,培养社会参与意识;注重公共领域认知,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强调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