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3.0 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术前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4例膀胱癌患者的MRI资料,由2名医师应用T2WI序列、T2WI+DWI序列以及T2WI+DWI+DCE-MRI序列三种方法分别判断膀胱癌是否浸润肌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三种方法诊断MIBC的能力。测量病灶相邻膀胱壁肌层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膀胱癌病灶相邻肌层的ADC值与诊断MIBC的关系。结果甲、乙医师使用T2WI序列、T2WI+DWI序列、T2WI+DWI+DCE-MRI序列诊断MIBC的准确率分别为71.4%、79.2%、91.6%及69.0%、78.6%、90.5%。测量MIBC病灶相邻浸润肌层的ADC值为(1.36±0.15)×10-3mm2/s,未浸润的相邻肌层为(2.02±0.39)×10-3mm2/s。绘制ROC曲线分析,当ADC值的阈值为1.52×10-3mm2/s时,诊断MIBC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分别为92.9%、85.2%。结论对比T2WI序列,增加DWI及DCE-MRI序列能够提高诊断MIBC的准确率。测量膀胱癌病灶相邻肌层的ADC值,以1.52×10-3mm2/s为阈值诊断MIBC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此阈值可作为术前诊断MIBC的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单位郑州大学;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