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感染特点及90 d生存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ACLF患者,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感染时间及部位、微生物培养情况、生化及炎性指标、合并感染后28 d及90 d预后情况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寿命表法绘制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对预后有影响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治ACLF患者1074例,其中609例合并细菌感染,感染发生率为56.7%。有16例患者在90 d内行肝移植手术,其余593例均完成了相关数据统计。各部位感染占总感染人数比例分别为:腹腔70.15%、肺部41.15%、败血症11.97%、泌尿系统5.40%、胸腔4.89%,其他部位8.6%。64.76%的患者为单部位感染。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分别为:腹水22.70%、痰52.82%、尿40.63%、胸水35.71%。腹水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43.82%);痰液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22.67%、24.00%、22.67%;血培养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80%、29.58%,其次为葡萄球菌(15.49%)。ACLF合并细菌感染后90 d生存率为38.11%(226/5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6)、肝性脑病分期(P <0.001)、肝衰竭分期(P <0.001)和急性肾损伤(P <0.001)是影响ACLF合并细菌感染患者90 d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LF合并细菌感染发生率高,90 d生存率较低,出现急性肾损伤、Ⅲ期以上肝性脑病或肝衰竭晚期时提示预后差。
-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