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时期,少数民族为了交接诸夏,较为注重宗周礼乐文化之修养,他们能灵活地把《诗》运用于政治外交场所,修养甚高。白狄中山国之铜器铭文把《诗》融入其文化生活之中,非常贴切、自然,有力地增强了其文章的说服力。戎子驹支精于《诗》礼,赋诗应对不辱使命。吴公子季札评诗显现了其对中土礼乐文化的接纳及良好的文化素养。这些少数民族通过引诗、赋诗、评诗等手段获得了华夏诸国的认同与尊重,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

  • 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