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伴冲动行为的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人格特征,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助以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心身医学科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的伴冲动行为流浪精神病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普通住院精神病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伴冲动行为的流浪救助患者病谱分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人格特征。结果 116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占50.00%;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显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异常者占25.00%,甲状腺素(T4)水平异常者占30.17%,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异常者占22.41%,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异常者占16.38%,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异常者占25.86%;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言语攻击[(2.41±1.59)分vs (1.02±0.56)分]、财产攻击[(3.21±0.93)分vs (1.12±0.78)分]、自身攻击[(1.59±0.74)分vs (1.38±0.87)分]、体力攻击[(2.29±0.85)分vs (1.05±0.62)分]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说谎量表[(55.89±11.68)分vs (51.72±12.61)分]、疑病量表[(68.59±14.35)分vs (57.58±14.68)分]、抑郁量表[(68.11±15.58)分vs (55.15±8.85)分]、癔病量表[(64.25±15.55)分vs (57.25±13.25)分]、妄想狂量表[(68.25±13.85)分vs (61.25±11.58)分]、社会内向量表[(64.01±11.54)分vs (54.22±13.15)分]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冲动行为流浪精神病患者多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因此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并根据患者人格特征进行早期干预,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援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