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橘红痰咳液组方发挥止咳、平喘、化痰作用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对橘红痰咳液8味药中共24个目标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和作用通路进行搜集、筛选和预测,根据功效进行分组,结合文献数据库的佐证分析,对该方不同组分作用于不同病症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剖析其配伍作用规律,并运用分子对接软件对部分关键靶点及其对应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网络分析结果。结果发现橘红痰咳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柚皮苷、L-麻黄碱、白前苷元C、苦杏仁苷、五味子甲素、新对叶百部碱、茯苓酸和甘草酸,3个功效组或通过作用于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1、乙酰胆碱酯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关键基因靶点以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胆碱能突触、Ca2+信号通路、NF-kappa 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重要生物通路来发挥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本课题分析得到橘红痰咳液发挥功效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该方提升质量控制标准奠定了研究基础,为其进一步二次开发、在临床上扩大使用范围的潜在可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