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稳压气腹模式与传统气腹模式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根据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4月—2021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腹腔镜下腹盆腔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共60例,比较采用稳压气腹模式的患者(观察组,n=30)与采用传统气腹模式的患者(对照组,n=30)在麻醉开始前(T0)、麻醉后(T1)、CO2气腹建立稳定后(T2)、气腹60 min (T3)、气腹120 min (T4)、气腹结束(T5)各时间点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静脉血流峰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舒张期静脉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手术前24 h、手术后24 h分别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行凝血功能检测,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D-二聚体(D-dimer,D-D)值。结果·CO2气腹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变缓。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V,F时间=1 253.171,F组间=4.905,F交互=13.338,均P<0.05;EDV,F时间=1 046.798,F组间=21.163,F交互=11.090,均P<0.01。各时间点2组间存在交互效应,传统气腹模式对PSV、EDV影响较大。2组不同时间点血流速度差比较结果显示,随着气腹时间延长,在T3、T4、T5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流速度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24 h APTT、PT及D-D值与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1.000)。结论·稳压气腹与传统气腹均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存在影响;对手术及气腹时间较长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使用稳压气腹可延缓其下肢血流速度下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