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甘肃生态环境脆弱、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情,直接或间接与水土关系的不协调有关,水不养土、土不涵水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削弱了土地的生产力,而这一省情的病根源于甘肃特有的地形地貌所决定的水土空间布局,即"水低地高"的基本形态。借鉴我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将岷江一分为二、造福成都平原人民的奇迹,基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新增水量调水线路必经甘肃的实际,提出在刘家峡水库上游海拔1 800~1 900 m之间将黄河也一分为二,分为自然河道和人工河道,形成弦弧双路循环的格局,其中人工河道即弦线自西南向西北沿海拔1 800 m左右的等高线以0.04%左右的比降缓慢自流至景泰台塬地区海拔最高点1 773 m处,然后再分几个方向自流灌溉后回归黄河天然河道,从而变"水低地高"为"水高地低"。这一弦弧双路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促进黄河刘家峡至黑山峡之间1万多km2生态脆弱区和石羊河下游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可惠及规划的大柳树灌区,使其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储备基地,而且有利于减缓沿黄灌区的盐碱化危害,减轻下游宁蒙河段河道淤积及防洪、防凌压力。
-
单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