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外源赤霉素对薄壳苦荞生长、灌浆特性以及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本研究以薄壳苦荞品种‘米苦1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 50, 100, 150, 200, 250 mg/L)外源赤霉素处理对薄壳苦荞籽粒灌浆特性、淀粉合成酶、抗氧化酶活性、土壤特性、根系形态以及根系活力、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苗期和开花初期喷施100 mg/L赤霉素后7 d~25 d内,薄壳苦荞籽粒灌浆起始势(R0)、最大灌浆速率(G max)及平均灌浆速率(G mean)最大;随赤霉素施用量的增加,薄壳苦荞籽粒中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以及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土壤酶、土壤养分含量和根系总长度等根系形态指标以及根系活力、株高、主茎直径、单株粒重和千粒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100 mg/L外源赤霉素处理下各项指标最高。施加外源赤霉素可在一定程度促进薄壳苦荞的产量增加,其中50、100、150、200 mg/L处理下同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产量1.28、1.61、1.13和1.08倍,250 mg/L处理降低0.60倍。本研究表明了100 mg/L外源赤霉素处理薄壳苦荞籽粒能促进灌浆,提高籽粒重,增加产量,为薄壳苦荞的增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