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排除外在功利的角度,康德无疑承接了夏夫兹博里的"无利害性"观念。如果说夏夫兹博里那里的interest表达了一种指向利害的欲望,康德则将之与建构兴趣的情感相关联。正是这一视角的转换带来不同结果。欲望直接指向外在功利,情感则通过依赖性彰显出可偶然决定的意志与普遍依据之间的必然关系。于是,夏夫兹博里的无利害性原则在排除外在功利时也将利害一起否弃,康德却仅排除利害与至善,"兴趣"概念得以保存。该概念以理智的兴趣形式一方面关联着不确定的知性概念与理念概念,另一方面指向产品意义上的自然,使审美判断得以走出被当代西方美学指责的唯美状态,呈现现实的生活世界。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