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造成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潜在心理学因素,即代理变量。方法:以威海市职业技术学院2017级大一新生为对象,使用SCL-90为主要测量工具,按照量表得分情况排查出存在心理异常的群体,并用经济学的统计方法对该群体的特征及属性进行后续研究。结果:生物学视角的"过早进入青春期"和社会学视角的"早年寄养经历"以及人口学视角的"第一胎子女与父母年龄的过大差异",作为大学生心理异常状态的代理变量。结论:针对每个代理变量可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和干预手段,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但每个代理变量反映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范围尚不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阜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