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适应不同传播地的社会文化,宗教艺术在宗教传播过程中发生着迁演变化,以至于某些宗教教属因此而被"误读"。外来入华的摩尼教为传播教义,吸引信众,突破了"不拜偶像"的诫规,在晋江草庵塑造"佛身道貌"的摩尼光佛石像。然而,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该石像被信众当作释迦牟尼佛供奉。本文从宗教艺术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样式变异及其原因,并回顾草庵石像教属"误读"与正源的宗教艺术史事,以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样式变异这一具体宗教艺术的迁演事例,进一步佐证和回应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