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单中心经验

作者:孙沙沙; 洛佳坤; 徐伟豪; 邹晓; 李建华; 黄鑫; 马宇飞; 张杰; 范利; 曹剑*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 13(03): 298-301.

摘要

目的了解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利伐沙班在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规范抗凝治疗。方法连续入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于2012年10月至2017年11月使用利伐沙班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159例,检测应用利伐沙班前后的肝、肾功能及凝血指标,最长随访48月,记录观察期间的致死性出血、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及非致死性出血和缺血事件。结果纳入患者平均年龄(85.9±8.3)岁,最大年龄102岁。利伐沙班平均剂量(9.4±0.2)mg/d,最小剂量2.5 mg/d。平均随访(20.2±14.4)月,最长随访48月。利伐沙班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1例(0.6%)、心源性死亡2例(1.3%)、全因死亡10例(6.3%,累计发生率11.3%),其中6例(60.0%)因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非致死性出血事件19例(11.9%);缺血事件5例(3.1%,累计发生率13.6%),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1.3%),脑梗死3例(1.9%)。结论本文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符合指南要求,但仍需综合评估患者出血缺血风险,选择合适剂量的利伐沙班,个体化用药。

  • 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