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费孝通做乡村田野调查时,发现中国乡土社会中“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所以他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异乡人,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异乡人融入新址也许会遇到困难,但未必会受到排斥。杜甫遭逢乱世,辗转流离,终其一生,都是“异乡人”。但我们看他与之相关的许多诗篇,表现的都是邻里之间的温情脉脉,相处融洽。他的草堂落成,“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他卜居江村,“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他社日出行,被热情的邻居拉到家里饮春酒,“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一直喝到月出,还走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