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记录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静脉输液时液体外渗发生情况,统计并比较患儿相关资料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评估,82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发生液体外渗12例,发生率为14.63%。发生组早产儿、血管弹性差、穿刺护士工作年限<3年、置管部位为肢体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早产儿、血管弹性差、穿刺护士工作年限<3年、置管部位为肢体是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静脉输液发生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产儿、血管弹性差、穿刺护士工作年限<3年、置管部位为肢体是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静脉输液发生液体外渗的危险因素。
-
单位厦门大学;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