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农田防护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作者:朱甜甜; 朱玉伟*; 张云; 桑巴叶; 王秀梅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09): 298-302.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09.069

摘要

研究3种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杨树(Populus sp.)、榆树(Ulmus pummila)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不同林龄的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为今后估算新疆伊犁河谷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碳储空间提供基础。根据2014年新疆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研究区三大树种的样本数据,估算各树种的生物量、碳储量及碳密度变化特征,讨论三大树种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3种主要农田防护林树种的面积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占总面积的82.72%,其中杨树占绝对优势,为总面积的92%;各树种碳储量大小杨树(3 690.72×103 t)>榆树(382.68×103 t)>沙枣(261.49×103 t);各树种不同龄组的碳密度大小为幼龄林(129.41 t/hm2)<中龄林(388.16 t/hm2)<近熟林(639.36 t/hm2)<成熟林(2 012.04 t/hm2)。这说明伊犁河谷农田防护林的生长潜力和未来的固碳空间巨大,研究结果可为伊犁河谷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和碳汇功能评价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