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苏舜钦与欧阳修在开创“宋调”时即表现出对现实题材的高度关注,但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梅尧臣描绘农民的不幸遭遇,同情之中带有自责;苏舜钦批判时弊,将矛头指向制度弊端和当权者的无能;欧阳修反映社会中存在的弊端和不公,寄希望于皇帝和宰相加以改善。三人各有侧重,彼此互相补充,既丰富了现实题材的内涵,又使其成为“宋调”的一种重要特征从而与“宋初三体”明显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