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茶在中国的运用源远流长,历代医书中均有以茶入药的记载,最早对茶的药用价值见于首部药典《新修本草》。"药茶"概念形成主要与唐代茶文化兴起及食疗文化的发展有关。以茶作为方剂组成部分的药茶方最早记载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至《太平圣惠方》正式出现"药茶"一词。综观从唐代至清代药茶方剂源流演变过程,以宋代茶文化达到鼎盛时期,所以宋代药茶方剂的使用最为突出。宋代三部官修方书共记载了580首药茶方剂,其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药茶方剂占到了总方剂数目的8%,其主治范围广泛涉及了风证、头目疾病为主的多种疾病。在药茶方剂的使用中,以茶送服中药的方式也独具特色。通过对药茶方剂的研究可澄清现代"饮茶解药"的错误认识,为现代中医学的药茶运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