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DECT)碘图定量参数和血清Krüppel样因子5(KLF5)、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5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后2年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37)和死亡组(n=8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DECT碘图定量参数和血清KLF5、sTIM-3。所有患者通过电话随访2年,每3个月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DECT碘图定量参数和血清KLF5、sTIM-3及其联合对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骨转移者占比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治疗线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病变内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及血清KLF5、sTIM-3均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骨转移、ECOG评分、病变内IC、NIC、λ及血清KLF5、sTIM-3均是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ECT碘图定量参数联合血清KLF5、sTIM-3预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AUC为0.981,分别高于DECT碘图定量参数、血清KLF5、血清sTIM-3单独预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AUC(P<0.05)。结论 DECT碘图定量参数(病变内IC、NIC、λ)和血清KLF5、sTIM-3升高均是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且五者联合预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AUC为0.981,预测价值较高。
-
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