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天主实义》第六篇中,中士和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围绕"为善"问题展开对话。由于生存意识的差异和误解,双方一直在概念争论上陷于泥沼。本文通过追踪"为善"问题的生存意识,将双方关于"利"与"仁义"、"有意"与"无意"的争论还原为一种关于生存悖论的生存出发点之争。本文指出,中士强调对善观念的解构,利玛窦坚持对生存出发点的建构。但由于双方都对辩证性的生存张力缺乏足够的体会,因此各自的生存主张难免顾此失彼。与此同时,本文通过对原始文本的分析,指出孟子的"仁义"和张载的"无意"都源于对生存悖论的深刻体会,他们在提供一种必要的解构力量的同时,也试图努力重构一种内在于人性本身的生存出发点。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