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划区就近入学"政策涉及的不仅仅是公民的受教育权,更涉及不同阶层平等权的实现。家庭的经济社会条件或阶层背景与子女的教育获得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这一关联受到义务教育分配政策的直接影响。"划区就近入学"政策尝试实现按居住地分配的教育机会平等,但其一方面忽略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先在不平等,另一方面间接鼓励了家长"购房择校"的行为。由于这一政策隐含着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等各方的"共谋",因而获得了不断自我强化的动力,它将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事实上异化为基于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竞争性分配。作为缓解社会阶层优势支配性影响的国家设置,反而却成为强化家庭经济社会条件和阶层影响的助推因素。这一悖论的产生,固然与基础教育本身较为强调家庭文化资本和国家资源支持的特殊性有关,但更与地方政府单方面主导分配标准和分配过程有关。基于此,应回归宪法上的受教育规范,尝试重构以实质平等为基础的多元分配标准,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的义务教育体系;同时,基于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民主属性,提升义务教育分配过程的民主品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