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作者:姚晓明; 黎明; 曹端荣; 诸凤娇
来源: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 36(02): 81-85.
DOI:10.3760/cma.j.issn.2095-1477.2014.02.001

摘要

目的观察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与转归。方法新西兰白兔54只,制成单眼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眼,A组碱烧伤后结膜下立即注射贝伐单抗2.5 mg(0.1 ml),B组碱烧伤后3 d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2.5 mg(0.1 ml),C组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为对照组。共观察28 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行眼前段照相并计算其面积,伤后7、14、28 d各组随机取6例角膜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态学变化。结果 A、B及C组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出现的时间分别为(5.9+0.8)d、(3.5+0.6)d及(3.4+1.1)d,其中A组明显较C组延长(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伤后各时间点A、B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面积均明显较C组减少(P<0.05),A组与B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C组烧伤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而A组角膜炎性细胞较少,烧伤区无新生血管形成,B组见少量新生血管侵入烧伤区。3组基质层均可见纤维及瘢痕组织增生,其中治疗组纤维增生程度与瘢痕组织均较对照组轻。结论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可抑制角膜炎性细胞形成,改善损伤角膜基质,促进角膜愈合,从而减少碱烧伤引起的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在早期注射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