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青黄散为主与低强度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青黄散组35例和低强度化疗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45.51%、 17.96%和11.05%。影响中位生存期的单因素分析显示,遗传学、体能状况评分(PS评分)以及并发症指数评分(HCT-CI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青黄散组与低强度化疗组比较,中位生存期(12个月vs 10个月,χ2=0.061,P=0.806)、1年生存率(48.6%vs 40.0%,χ2=0.588,P=0.443)、2年生存率(11.4%vs 20.0%,χ2=1.063,P=0.303)和3年生存率(5.7%vs 13.3%,χ2=0.564,P=0.4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显示,青黄散组与低强度化疗组继发性AML(11个月vs 8个月,χ2=1.097,P=0.295)、遗传预后不良(9个月vs 7个月,χ2=0.037,P=0.847)、PS评分≥3分(10个月vs 7个月,χ2=1.035,P=0.309)、HCT-CI评分≥4分(11个月vs 7个月,χ2=0.455,P=0.500)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青黄散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强度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遗传学、PS评分以及HCT-CI评分是影响老年AML患者的预后因素。青黄散为主与低强度化疗方案治疗老年AML生存期相当,但青黄散为主方案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该方案可作为不耐受低强度化疗老年AML患者的替代方案。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