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健脾类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作者:宋倩; 刘健; 忻凌; 周巧; 黄旦; 郭锦晨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11): 2248-2461.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7.11.003

摘要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刘健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所用健脾类中药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及SOD的影响,为优化处方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例采集系统所录入的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17.0、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所用健脾类中药与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及SOD变化的关系。结果:(1)415例患者中,155例美洛昔康组患者,260例中药组患者(有薏苡仁组206例,无薏苡仁组54例);(2)治疗后美洛昔康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3;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UA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薏苡仁组患者UA、免疫指标(C3、C4、IgA、IgM)、炎症指标(ESR、hs-CRP、AGP)均有所降低、氧化指标(SOD)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t检验分析,治疗后有薏苡仁组患者C3、C4、IgA、IgM、UA、SOD相对于美洛昔康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无薏苡仁组患者的免疫指标补体C3;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UA均有所降低,SOD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薏苡仁组患者UA、免疫指标(C3、C4、IgA、IgM)、炎症指标(ESR、hs-CRP、AGP)均有所降低、氧化指标(SOD)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无薏苡仁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t检验分析,治疗后有薏苡仁组患者C3、C4、IgA、IgM、hs-CRP、α1-AGP、SOD相对于无薏苡仁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一般分为四大类:健脾利湿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祛风除湿药;核心处方为:薏苡仁、车前草、泽泻、蒲公英、山慈菇、黄柏、土茯苓、丹参、红花;使用频次排名前五味的健脾利湿药:薏苡仁、车前草、泽泻、茯苓、陈皮;(4)健脾利湿药与免疫、炎症指标及SOD的关联分析,薏苡仁与患者的炎症指标(ESR、hs-CRP、AGP)下降、氧化指标(SOD)上升、免疫指标(IgM)下降相关联,车前草与患者的UA下降相关联,茯苓与患者免疫指标(C3、C4、IgA、IgG)下降相关联;健脾利湿药配伍后与免疫、炎症指标及SOD的关联分析,发现健脾利湿药、清热解毒药配伍与ESR、CRP、UA下降关联,与活血药配伍与免疫指标(C3、C4、IgA、IgG、IgM)下降及SOD上升关联,与祛风除湿药配伍与α1-AGP下降关联。结论:本院风湿科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从脾论治,形成了以健脾利湿为主,佐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组方原则,对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调节机体免疫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