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与文化群体具有互促互育关系,语言是文化群体内沟通关联的纽带和认同标记,且对外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对内认同、对外封闭排他的特点,使语言成为文化间的“沟壑”。“语言沟壑”有利于维护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但语言又具有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作用,不同文化群体通过语言相互交流,文化也随之外溢而益外,成为人世间的共同财富;不同文化群体也可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变“他者”为“友者”,甚至为“我者”。在超语时代、数字时代,全面认识语言的“沟桥二重性”很有意义。全世界有六七千种语言,许多语言还有地方方言、社会方言和用于特殊人群的手语盲文等。语言、方言等使人世间布满了文化沟壑,而要超越沟壑,构建无障碍社会,必须培养公民的“超语”能力,其中包括翻译能力。语言智能为发挥语言的桥梁作用提供了新可能,人机协同是自动翻译发展的必由之路。语言机器人是构建无障碍社会的“新桥梁”,但也需要警惕,它也可能成为某些人、某些人群交往的“新沟壑”。

  • 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