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平均血小板容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idial infra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心内科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手术前静脉采血,根据平均血小板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水平分为:高MPV组、中MPV组和低MPV组,每组随机选取40例患者参与本研究。在术前对各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和替格瑞洛片180mg进行抗凝治疗,术后次日每早空腹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和替格瑞洛片(90mg/次),每晚口服替格瑞洛片(90mg/次),服用1年时间。测定各组患者PCI术后MPV的水平,分析MPV水平与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相关性,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各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高MPV组PCI术后MPV水平降低(P<0.05),中MPV组和低MPV组MPV水平术后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与中MPV组和低MPV组比较,高MPV组的病变血管支数更多、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更长、无复流患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MPV组比较,中MPV组病变血管支数更多、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更长、无复流患者所占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随访1年后,与中MPV组和低MPV组比较,高MPV组的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室颤、室速、卒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高容积MPV与病变血管支数、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长及无复流数呈正相关(r=0.821、0.876、0.583,P<0.05)。高MPV组1年死亡曲线显著低于中MPV组和低MPV组。结论 MPV水平的增加有可能引起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且患者预后较差,MPV预测STEMI术后PCI心脏不良事件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单位神经内科;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