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椎板钉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近期疗效

作者:邓轩赓*; 熊小明; 石华刚; 万趸; 崔伟; 宋偲茂; 梅国龙; 侯伟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 33(11): 1419-1423.

摘要

目的探讨枢椎椎板钉用于可复性寰枢椎脱位(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RAAD)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1例RAAD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寰椎均为侧块螺钉固定,枢椎采用椎板钉固定13例(椎板钉组)、椎弓根钉固定28例(椎弓根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行JOA评分,影像学检查螺钉植入准确性、植骨融合以及内固定物稳定性。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达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椎板钉组随访时间12~17月,平均13.8个月;椎弓根钉组12~20个月,平均14.1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4,P=0.482)。末次随访时,椎板钉组及椎弓根钉组JOA评分分别为(13.9±1.6)、(14.3±1.8)分,较术前明显改善(t=-9.033,P=0.000;t=-15.835,P=0.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532)。椎板钉组共植入26枚螺钉,其中25枚螺钉准确植入;椎弓根钉组共植入56枚螺钉,其中54枚螺钉准确植入;两组螺钉植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1,P=0.951)。椎板钉组均获得寰枢椎后方骨性融合;椎弓根钉组1例后方融合影像不连续,其余患者均获骨性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1,P=0.496)。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内固定物松动。结论枢椎椎板钉治疗RAAD安全、可靠,能维持寰枢椎初始稳定性,近期疗效较好,可作为椎弓根钉替代方法之一。

  • 单位
    四川省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