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戴玲丽; 朱傲霜*; 丁志坚; 陈井成; 徐笑飞; 王婧萤
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 40(07): 536-541.
DOI:10.16038/j.1000-6710.2021.07.005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治疗前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能力、动脉僵硬度和血脂的变化,探讨心脏康复对不同动脉僵硬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9年8月确诊为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60例,年龄50~80岁,按照动脉僵硬度分为两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10 m/s列入非动脉僵硬组(n=30),cfPWV>10 m/s列入动脉僵硬组(n=30)。所有患者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或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保持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进行无氧阈水平的有氧训练和中高强度的抗阻训练(60%10RM),每周3次,持续12周。有氧训练包括踏车或平板训练,每次运动30 min;抗阻训练在有氧训练后进行,为器械抗阻训练,共4个动作,每个动作训练各2组,每组15次,两组间休息2分钟。干预前后观察2组患者指标的变化,采用心肺运动测试测量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ABI、VO2peak、AT、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VO2peak、AT、ABI均高于治疗前(P<0.01),cfPWV、baPWV、LDL-C均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LDL-C、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动脉僵硬组AT、VO2peak高于动脉僵硬组(P<0.05);动脉僵硬组baPWV下降幅度大于非动脉僵硬组(P<0.01);baPWV降幅与baPWV基线水平呈正相关(r=0.567,P=0.000)。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具有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运动能力、血脂的综合作用。基线动脉僵硬度高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更大,并且动脉僵硬度下降幅度与患者基线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动脉僵硬度较高的冠心病患者,经心脏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的提高可能略低于动脉僵硬度正常的患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