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因子3(TIPE3)的表达异常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8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TIPE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TIPE3蛋白质的表达情况。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IPE3mRNA相对表达量为0.719(0.104,0.887),低于癌旁组织的4..770(1.732,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45,P<0.05)。TIPE3 mRNA在不同性别、年龄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组TIPE3 mRNA表达量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113(0.061,0.375)比0.489(0.327,0.956);Z=-3.815,P<0.01],术后生存期<5年的患者TIPE3 mRNA表达量低于术后生存期≥5年患者组[0.104(0.049,0.220)比0.482(0.266,0.908);Z=-3.653,P<0.01],术后复发组患者TIPE3 mRNA表达量低于术后未复发组[0.188(0.091,0.493)比0.409(0.233,1.010);Z=-2.431,P=0.015]。TIPE3 mRNA高表达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低于TIPE3 mRNA低表达组[23.1%(6/26)比56.2%(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TIPE3蛋白质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44.6%(37/83)比68.7%(57/83);χ2=8.004,P<0.05],TIPE3的蛋白质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期患者TIPE3蛋白质阳性表达率高于Ⅲ期患者[60.5%(23/38)比29.7%(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4,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TIPE3蛋白质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8.2%(11/39)比59.1%(2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3,P=0.005)。结论 TIP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降低,且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和生存率均有关,TIPE3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
-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