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引导下探索下颈部与下椎体同方向的相关性与差异性

作者:林晓生; 方涌文; 刘镖水; 姚文燕; 王宇留; 肖亮杰; 钟庆初; 许森奎; 林承光; 方键蓝*
来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 28(14): 1936-1939.

摘要

目的探索鼻咽癌下颈部和下椎体的同方向的相关性与差异性, 为提高颈部摆位精准度提供依据以及对改良头颈肩固定装置提供思路。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80例接受Varian Vital Beam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 回顾性分析1 120次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图像分别在两个不同匹配区域线性平移方向中左右LR、头脚SI、前后AP以及轴向旋转方向中横断旋转Roll、矢状旋转Pitch、冠状旋转RTN 6个方向摆位误差的同方向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在线向平移方向下颈部与下椎体同方向上, 左右LR存在中等相关(r=0.692, P<0.00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脚SI存在中等相关(r=0.623,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7, P=0.003);前后AP存在强相关(r=0.894,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5, P<0.001)。在轴向旋转方向下颈部与下椎体同方向上, 矢状旋转Pitch存在中等相关(r=0.655,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8, P<0.001);冠状旋转RTN存在中等相关(r=0.594, P<0.00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断旋转Roll存在强相关(r=0.758, 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85, P=0.003)。结论下颈部和下椎体相关性较强, 可以用下椎体为基准校正下颈部误差, 但要注意旋转误差造成的差异性。建议摆位时注意纠正并指导患者平躺姿势, 确保体位和面罩吻合度, 减少颈部的旋转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