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对缺少唾液酸残基巨噬细胞的侵染情况, 并初步分析其对I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R8、Memphis、Aichi三种甲型流感病毒株以相同的病毒滴度分别侵染MHS肺泡巨噬细胞, 对照组(NC)加等量PBS, 24 h收集上清及细胞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组病毒的负载量;普通倒置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实验组及NC细胞病变;实时荧光定量RCR法检测实验组及NC巨噬细胞样本中IFN-β、IFN-γ及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水平,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HS巨噬细胞被3株甲型流感病毒株侵染后, 镜下均观察到细胞病变, Aichi病变程度最强、Memphis次之、PR8最弱。在细胞和上清样本中检测到Aichi和Memphis核酸拷贝数较高(Aichi:胞内Ct=14.93, 上清Ct=19.05;Memphis:胞内Ct=17.15, 上清Ct=21.39), PR8拷贝数较低(胞内Ct=26.86, 上清Ct=29.31)。与NC比较, 3株病毒均诱导IFN-β高表达(Aichi/NC=210、Memphis/NC=93、PR8/NC=33), 同时抑制IFN-γ表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4.00和2 637.00, P均<0.001)。此外, Aichi诱导TLR3表达量升高(Aichi/NC=5.03), 与NC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 P=0.031)。结论尽管巨噬细胞表面缺少甲型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 但仍可通过其他途径被病毒侵染, 并影响其胞内病毒RNA识别受体和IFN的表达, 不同毒株之间的侵染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 单位
    生物工程学院; 杭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