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CRUSADE评分系统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患者抗栓治疗后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NSTE-ACS患者共245例,对每例患者行CRUSADE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其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115例[男68例,女47例,年龄为(63.5±3.6)岁],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130例[男79例,女51例,年龄为(66.2±9.1)岁]。所有患者均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1年,观察期间的出血发生率。结果 245例NSTE-ACS患者中共有23例发生主要出血事件,出血发生率为9%,其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占整个出血人群的50%以上,其次为泌尿系统出血,脑出血和肺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在115例UA患者中1年内共有7例发生了主要出血事件,总的出血发生率为6%,由极低危组到极高危组出血发生率依次为0%、0%、0.9%、1.7%、3.5%;130例NSTEMI患者中1年内有16例发生了主要出血事件,总的出血发生率为12%,由极低危组到极高危组出血发生率依次为0.8%、0.8%、1.5%、3.1%、6.0%。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出血风险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危险分层级别(CRUSADE评分)增大,出血发生率呈增加趋势,CRUSADE评分系统对于NSTE-ACS患者出院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 单位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