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以来,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保证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音乐学科教育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音乐文化营造的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修养。音乐教学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增强学生的抗挫折意识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本文具体探讨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