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促使民族人口分布从"大杂居小聚居"转向"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新时代民族交融论述与社会实践理论,运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民族交融的构成维度与影响机制及其发展趋势。民族交融的构成包括族际共居、族际共事、族际共乐、族际通婚等四个维度指标,并与社会资本及族群惯习构成三角形生成性外在影响关系,其实施主体也包含表现族群性行为时的个体之间。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的场域转换,促使民族交融的总量大幅度提高以及各维度构成作用发生改变,影响机制发生三个趋势性变化:一是社会资本的直接促进作用大幅度上升;二是族群惯习的直接阻碍作用大幅度下降;三是社会资本通过影响族群惯习对于民族交融的间接促进作用显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