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逐小时地面观测资料,在计算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基础上,利用A值法计算得到大气环境容量,对吉林省城市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吉林省9个城市的大气稳定度02时和20时以稳定类为主,08和14时以中性类为主。各城市春季混合层厚度最大;所取代表站14时混合层厚度都最大,08时次之,20和02时混合层厚度都很小;混合层厚度逐年减小。大气环境容量气候特征值中14时大气环境容量最大,表征出大气环境容量的上限,02时和20时大气环境容量相差不大,大气环境容量最小;其中春季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冬季最小,供暖期的大气环境容量大于冬季但小于秋季;全年大气环境容量的空间分布为中部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全省城市大气环境容量的长期变化趋势都呈现下降趋势,除延吉外其他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年代际变化来看20世纪70年代大气环境容量最高,2011—2016年大气环境容量已经降到较低值,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