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大环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NiL和CuL(L:高氯酸-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4,11-二烯),并且将NiL或CuL与表面活性剂(LSS,CTAB)组成的金属胶束作为模拟水解金属酶用于催化羧酸酯(PNPP)水解。催化反应系统的特征光谱分析表明,在PNPP催化水解过程中形成了由Ni(II)或Cu(II)配合物与PNPP组成的中间物种,并由此提出PNPP催化水解的机理。依据本文提出的PNPP催化水解机理建立了用于计算动力学常数的动力学模型,并讨论了不同胶束和配合物结构对PNPP催化水解的影响。

  • 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