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快速增长,更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社会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转型"成为中国社会学描述和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巨变的核心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转型"是除市场之外"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社会网"能够成为资源分配的一项重要机制,在一些情况下,其效率甚至高于市场和政府。因此,理解了"社会转型"这一重要概念,就能够对中国日常生活变迁中诸如消费转型、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许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特征,改革开放至今与前30年相比,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可以概括为"四大转折",包括城镇化发展的转折,就业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折,收入分配和职业结构的转折,老龄化过程的转折。为了应对新趋势、新挑战,我们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应对也应随之调整。在这种改革浪潮下,中国社会学不应当局限于"社会问题学",要有理论上的思考和建树,要有社会规律、变迁规则的发现,要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学问要能够解释社会,有助于改造社会,唯有如此,才能够承担起中国社会学的当代使命。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