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消渴的发病与五脏病变皆有关系,不能简单怪责于肺、胃、肾三脏腑。消渴病的发病过程与五脏元真失充不畅关系密切,当五脏元真失充不畅时易发消渴病。采用五脏同调论治,首先从复杂的证候群中抓住病变的脏腑,其次理清心、肝、肺、脾、肾之主次矛盾,并考虑气血关系,从而对五脏调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遵循"五脏元真通畅"这一原则综合调治。"五脏元真通畅"除了五脏精气充盈,还需要脏腑气血处于和畅流通的状态,故而治疗消渴病还须调和气血,使"五脏元真"归于"通畅"的状态,才能"人即安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