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反演2014年6月—2016年5月灰霾事件频发期南宁市气溶胶的基本光学特性,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聚类特征及气象因素、PM2.5与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相关性,并基于HYSPLIT模型研究了观测期内南宁市6次严重灰霾事件外部输送源的特征。结果表明:(1)南宁市AOD、α波长指数、β浑浊度指数的年均值分别为0.73、1.271、0.273,AOD值较高,气溶胶主控粒子以细粒子为主,空气较浑浊。(2)南宁气溶胶光学厚度季节变化特征为秋季、春季、冬季较高,夏季最低。(3)谱聚类分析表明,南宁市气溶胶类型可分为3类,第1类以散射性较强的小粒径干粒子为主,第2类以干湿混合类型粒子为主;第3类以大陆性气溶胶为主,吸收性较大,散射性相对较低,空气质量好。(4)雨季及旱季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变化明显,降雨、相对湿度、风速与AOD月均值负相关。(5)南宁市灰霾污染除了受本地人为活动影响外,还受来自北方和越南、缅甸及俄罗斯境外远程传输粒子的影响。多源观测数据耦合区域空气质量模型估算近地面PM2.5质量浓度,可为区域大气质量时空动态评估及预测提供方法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