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承气汤类方不同给药途径及给药时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功能的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采用Cochrane手册6.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 3.6.3和Stata 15对主要结局(首次排便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次要结局[腹腔内压、治疗后C反应蛋白值、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有效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采用曲线下面积(SUCRA)对干预措施进行排序,采用Egger’s、Begg’s检验检测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7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1825例患者,6种治疗方法,包括西医常规措施、西医常规措施联合承气汤类方早期经口给药(口服或胃肠营养管注入)、联合早期灌肠、联合早期经口给药加灌肠、联合全程经口给药、联合全程经口给药加灌肠。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首次排便时间方面,西医常规措施联合早期经口给药短于常规西医措施,其均数差(MD)和95%置信区间(CI)为[-1.2 (-1.90,-0.71)]天,联合早期灌肠短于西医常规措施[-1.49 (-2.17,-0.82)]天,联合早期经口给药加灌肠短于西医常规措施[-1.70 (-3.26,-0.13)]天;在治疗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上,西医常规措施联合早期经口给药短于西医常规措施[-2.02(-2.87,-1.45)]天,联合早期经口给药加灌肠短于西医常规措施[-2.10(-2.79,-1.46)]天。在腹腔内压方面,联合早期灌肠治疗后IAP低于西医常规措施[-2.12(-4.00,-0.20)] mg/L。西医常规措施联合承气汤类方治疗SAP在感染率、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方面均低于西医常规措施,而有效率则高于西医常规措施。干预措施的SUCAR排序结果显示,西医常规措施联合承气汤类方早期经口给药加灌肠对首次排便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效果最好;西医常规措施联合承气汤类方全程治疗对感染率、MODS发生率、有效率和死亡率效果最好。结论西医常规措施联合承气汤类方治疗SAP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在承气汤类方临床应用上不仅要重视早期干预,也应关注全程治疗,重视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在给药途径上不仅要重视口服,也应重视局部灌肠给药,尤其是在SAP早期阶段。
-
单位杭州市中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