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光敏STIM1钙通道激活驱动视网膜细胞死亡致应激性抑郁症发生的情况及颅内视觉相关脑区炎性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球内光敏修饰STIM1病毒感染构建光驱动视网膜损伤小鼠模型。运用HE染色、抑郁行为学评定视网膜病变程度和抑郁发生率;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检测抑郁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炎性相关因子(IL-6、MIP-1α)及神经细胞损伤标志物S100B、凋亡蛋白Caspase-3、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结果 (1)连续7 d、3 h/d的光照模式下可见小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2)光敏+组在旷场实验中进入中心区次数、中心区活动路程及运动总路程均显著降低(P<0.05),蔗糖偏好实验中糖水偏好指数显著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01)。旷场实验、蔗糖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4项行为学实验均为抑郁阳性的比例为23.26%。(3)光敏+组抑郁鼠视皮层、背外侧膝状核IBa-1+细胞密度增多(P<0.05);视皮层中IL-6、MIP-1α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01),S100B蛋白、Caspase-3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白质区MB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胼胝体(cc)区、扣带回(cg)区MBP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减弱(P<0.000 1)。结论 成功构建光驱动视网膜损伤致应激性抑郁发生小鼠模型,证实抑郁发生可能与视觉相关脑区炎性环境改变、凋亡发生及白质区脱髓鞘性损伤密切相关。
-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