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关于震后应急安置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居住功能,忽略了应急性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以配套小学、幼儿园和诊疗所3项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震后临时安置条例规范的解读,结合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从人体工程学中的最小人体尺度出发,对各功能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及模数优化,并形成通用模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