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河川基流量急剧减少和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问题,根据汾河流域上游控制站兰村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数据,对比数字滤波法、时间步长法对汾河流域基流分割的适用性,并分析基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数字滤波法(α=0.925)适宜汾河流域基流分割,可以客观反映汾河流域基流情况。河川基流量在1956—2016年间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在2008年之后有所缓解。突变发生在1981年和2008年。年内分布上汾河流域上游基流呈典型双峰型结构,峰值流量从之前的8月转移至3月,2000—2009年平均基流量仅为1956—1959年的1/8。降水量减少对基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仅为9.96%,而不考虑气温影响时人类活动对基流量减少的贡献率为83.19%。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评价,人类活动中煤矿开采和超采地下水是造成基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