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首先将β-环糊精(β-CD)进行修饰,以水难溶性氟虫腈(FP)为模型农药,制备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和羧甲基-羟丙基-β-环糊精(CM-HP-β-CD)为载体的FP包合物(ICs),然后ICs与壳聚糖(CS)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微球(NPs),并对纳米微球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包合物的溶解度、纳米微球的储存稳定性及光稳定性、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FP经CM-β-CD和CM-HP-β-CD作用后可形成1:1的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了102.34和76.29倍。载药纳米微球外观呈规则球形,粒径分布在200 nm左右,包封率最高可达90.42%。紫外光照射48 h后,2种纳米微球药物降解率均小于30%,明显低于FP原药的降解率(88.8%)。从释放曲线得知纳米微球中的FP具有缓释性能,且释放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并在偏碱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释放率,这有助于提高对消化液偏碱性虫类的杀虫效果。
- 单位